(相关资料图)
基层治理是国家治理的基石,是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基础工程。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完善社会治理体系,健全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建设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必须把抓基层打基础作为利长远之计和固根本之策,不断以高水平党建引领高效能治理,以共建共治共享提高“治”理效能,完善机制提供“制”度保障,以基层治理“小切口”托起城市发展“大格局”。
推进基层新时代治理现代化,必须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让党组织、党员在基层治理中扛起重担、担纲主角、挑好大梁。不论是探索党建引领快递、外卖从业群体参与基层治理的新路径,以“两新”力量为基层治理添动力的浙江宁波海曙区南门街道,还是择优推选党员代表担任“先锋小院”召集人,组建“先锋小院”志愿服务队,发挥银龄作用助力基层治理的江苏泰州市姜堰区白米镇老干部支部,抑或是在党建引领下积极凝聚青年力量参与到小区党员阵地建设等基层治理工作当中,实现青年与基层治理的“双向奔赴、双向成就”的甘肃兰州市城关区皋兰路街道……近年来,全国各地不断创新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新模式,一系列好经验好做法不断提升着基层治理的水平。注重加强新兴行业、新兴领域等党组织建设,不断优化党组织设置,实现党的组织和党的工作“全覆盖”,确保基层治理工作在哪里,党的工作就延伸到哪里,必将不断推动把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转化为基层治理效能。
数字赋能基层社会治理,是促进便民服务智慧化、高效化的有效措施。必须结合“智慧城市”建设,加大信息化手段应用,广泛运用大数据、云计算等数字技术,积极探索基层社会治理数字化的新模式新路径,通过属地“在线派单”,行管部门和包保干部“在线接单”,提升“属地吹哨、部门报到”质效,推动基层治理向基层“智”理转变。也应看到,完善的基层治理体系是城市发展的重要保障。必须创新基层治理机制,健全政治、法治、德治、自治、智治相结合的治理体系,完善网格化、精细化、信息化服务,通过体制机制保障;畅通群众参与渠道,保障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推动听民声察民情常态化,创新群众工作机制;把更多的社会资源、管理权限和民生服务放到基层,推行“一窗受理、全科服务”模式,使基层治理进入权责一致良性轨道。
基层治理,既是国家治理的“最后一公里”,也是人民群众感知公共服务质效和温度的“神经末梢”。在全党大兴调查研究之风的当下,抓好新时代基层治理工作,我们应当深入基层,从细处着眼、从小处入手、从实处用力,多问计于民、问需于民,勇于破解基层治理中的难点、堵点、痛点、盲点、断点,构建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黄宗跃)